問:標準鉑電阻溫度計配合水槽、油槽、鹽槽使用時,什么槽溫(或爐溫)下可以直接取出置于空氣中而不影響其準確性?
答:對于高精度溫度計比如標準鉑電阻溫度計,最理想的取出溫度是480度以下。就是說,如果該溫度計使用在480度以上,最理想的是降溫到480度取出,注意不是溫度越低越好,而是在480度取出,因為450度以下溫度計有氧化溫度。鉑電阻的感溫鉑絲氧化會導(dǎo)致電阻值上升。
對于中等精度的溫度計,比如常用的金屬桿的溫度計,在600度以下取出也沒關(guān)系的。600度以上要取出的話,可以緩慢拔出來。
對于低精度溫度計,影響就可以忽略了。
所以油槽水槽等因為溫度都不高,隨時可以取出。
問:標準熱電偶在配合檢定爐、超高溫干體爐使用時,什么爐溫下可以直接取出置于空氣中而不影響其準確性?
答:最高水平的熱電偶(標準偶)一般在600度以下可以隨意取出,600度以上最好隨爐降溫后取出。熱電偶可以直接降到室溫取出,沒有氧化問題。
一般的熱偶如果要在高溫取出,可以緩慢拔出,使得熱電偶緩慢降溫。
問:以上的說法有相關(guān)的文件依據(jù)嗎?
答:《JJG160-2007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檢定規(guī)程》中5.3.5首次檢定溫度計的穩(wěn)定性檢查中明確規(guī)定,在660℃或600℃退火后,隨爐溫降至420℃以下取出。國外沒有相關(guān)文件,但是在一些論文和NIST的操作手冊里面有提到,一般認為420℃取出太低了一點,最好是480℃。
而熱電偶的檢定,這個具體的什么溫度可以取出,一般是個范圍,并沒有明確的規(guī)定必須是多少度,大約都是在420-500度之間可以取出。比較法檢定時,一般都是整爐一起升降溫,都是等到降溫后取出。
問:實驗室只有1支標準熱電阻,可否從100℃的恒溫油槽中取出,馬上置于0℃的恒溫水槽中?
答:不可以,必須等溫度降到室溫附近才放到水槽里,一般是用手感覺不燙了就可以,這么做是因為標準熱電阻直接放入0℃的溫度環(huán)境下會積累應(yīng)力,影響其準確度;另一個是安全原因,因為0℃部分用戶是通過酒精槽實現(xiàn)的,將高溫下的溫度計放進去有著火的可能。所以溫度檢定人員應(yīng)時刻注意。
問:傳統(tǒng)檢定爐降溫很慢,如從1200℃降溫至300℃,需要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。部分用戶想加快降溫速度,希望把爐芯緩慢抽出,加快降溫速度。
答:不建議這么做,直接將爐芯抽出,不僅降溫太快導(dǎo)致熱電偶淬火,而且有安全隱患。最佳的方法是加大風扇速度以降溫。ConST683A智能標準爐采用創(chuàng)新設(shè)計,大幅縮短降溫時間,從1200℃降至300℃最短僅需90分鐘。用戶每天可完成兩組熱電偶的檢定校準工作。
問:現(xiàn)場用的1200℃的干體爐,降溫太慢了,通常多少攝氏度以下可以直接關(guān)機?
答:一般建議300度以下關(guān)機(關(guān)電)。否則機內(nèi)溫度太高,散熱風扇停轉(zhuǎn),會導(dǎo)致設(shè)備的一些部件(比如電路板)等過熱。